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。願我速知一切法。願我早得智慧眼。願我速度一切眾。願我早得善方便。願我速乘般若船。願我早得越苦海。願我速得戒定道。願我早登涅槃山。願我速會無為舍。願我早同法性身~~~~~。
2010年6月28日 星期一
佛學小常識-----結夏安居,梵唄,袈裟
何謂「夏安居」?
「安居」又稱「夏安居」,其意即在季農曆的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,此三個月中,出家眾結界安居,非為父母師長及三寶事,不得出界,稱為「三月結夏,九旬安居」,以致力修行、專心辦道。
結夏安居的由來
在佛陀時代,印度的夏季雨季長達三個月之久,一切僧眾或在山間修習禪定,或在樹下經行,衣缽因此常為雨水所流失;另外在夏季期間,地上的蟲蟻常出來爬行覓食,僧眾們沿路托缽乞食不免踩傷蟲蟻及草樹的新芽。所以佛陀基於慈悲,遂制定了夏季三個月,出家眾不出外托缽,而在界內精進用功,是為夏安居。
梵唄的意義及起源
梵唄是佛門中讚詠歌頌佛德的音聲。廣義而言,從一心至誠的唱頌到歡喜虔敬的伎樂供養,皆屬梵唄的範疇。
梵唄有別於世間歌曲,如《長阿含經》中記載,音聲具足五種清淨,乃名梵音:一、其音正直。二、其音和雅。三、其音清徹。四、其音深滿。五、周遍遠聞。微妙清淨的梵音是從清淨心、慈悲心中所流露,所以其聲和雅、正直、清澈深滿、周遍遠聞。
中國的梵唄,相傳起源於三國曹魏時代,陳思王曹植遊魚山,聽到空中梵音嘹繞,深受感動,於是摹仿其音節,撰文制音,寫為梵唄。至唐代,梵唄漸漸盛行於民間。
梵唄利人天
殊勝的梵唄又名「音聲佛事」,能夠感通萬物、利益人天,和世間上的絲竹、靡靡之音,大相逕庭。所以梵唄之聲,無論是誦者、聞者皆能獲大利益。
《南海寄歸內法傳》載:清淨的梵唄,能獲六種殊勝功德:
(1)能知佛德深遠 (2)體制文之次第 (3)令舌根清淨 (4)得胸臟開通 (5)處眾不惶(6)長命無病
《十誦律》云:如聽梵唄,其利有五:一者身體不疲,二者不忘所憶,三者心不懈怠,四者音聲不壞,五者諸天歡喜。 相傳昔時有僧諷誦《大佛頂首楞嚴神咒》,天上的天神聞聲,長跪合掌恭敬諦聽,直待咒文誦完始起身離去。
《百緣經》中記載:在佛世時,舍衛城的人民見佛威儀寂靜、百福相好,心大歡喜即作伎樂供養佛陀,發願而去。佛陀微笑的告訴阿難:「這些人由於作諸伎樂供養佛陀的功德,在未來世一百劫中,不墮惡道,天上人間往返受樂。」
因此,虔誠的唱誦諷詠,不僅清淨舌根、清淨口業,專注讚佛的恭敬心,更能令意業清淨、乃至一念相應頓捐凡情,所以清朝玉琳國師勉勵後學早晚課誦宜當恭敬慎重:「凡在報恩者,切莫以課誦出坡為虛應故事。須知無不是佛祖秘密法門,無不是佛祖之總持門,無不是佛祖之不傳心要,無不是佛祖之自利利人捷徑!」
梵唄比丘
《法華經》云:「若使人作樂,擊鼓吹角貝,簫笛琴箜篌,琵琶鐃銅鈸,如是眾妙音,盡持以供養,或以歡喜心,歌唄頌佛德,乃至一小音,皆已成佛道。」
《賢愚經》記載:一次,波斯匿王率領百萬軍隊行經祇洹精舍時,耳際忽傳來一比丘陣陣悠揚悅耳的梵唄聲,頓時百萬軍眾象馬皆為梵音所攝,猶如入定般,駐足諦聽,不肯前進。直至梵音止,百萬軍隊才如夢初醒。波斯匿王即入精舍問佛因緣,佛告波斯匿王,此梵唄比丘,前世曾持鈴供養懸於迦葉佛塔,並發願來世得能見佛,度脫生死,得好音聲,令一切眾生莫不樂聞。以此因緣,故今生得值佛出家修行,得銅鈴般的殊妙音聲,復證阿羅漢果。
由此可知,梵唄意義深遠,功德更是不可思議!
三衣
經云:三衣為「菩提上首」,為佛弟子頂戴奉持,乃至於恭敬供養,福報無邊,道種綿延。
袈裟、又稱解脫服、福田衣。發心出家求解脫的行者,身被袈裟,安然無畏,不為外道邪魔所擾,三業持修,進趣菩提、證解脫道,非白衣居士所能披,故稱解脫服。
福田衣,是袈裟的德名,借田說法,譬喻持戒比丘,精進不懈,為人世福田,能令眾生廣植福,如世間的稻田能長稻禾,資養色身。故比丘所著割截衣,形如田相,稱之為福田衣。
而三衣為出家之服,應法而作,又稱法服。沙門之衣,是賢聖標誌,佛令諸僧尼,如法護持,非白衣所能披。此僧伽黎、鬱多羅僧、安陀會三衣,又稱三事納,即五條、七條、九條三種納。
五衣,印度叫安陀會,中國譯為作務衣,共有五條,每條一長一短,共有十隔。
七衣,印度叫鬱多羅僧,譯為入眾衣,共有七條,每條二長一短,割截製成。
大衣,印度叫僧伽黎,下品九條、十一條、十三條、二長一短,中品十五條、十七條、十九條、三長一短。上品二十一條、二十三條、二十五條,四長一短。長多短少,表示聖法逐漸增加,凡俗雜染,逐漸減少。因於三衣中,在五、七衣之上,故稱大衣。
五衣 七衣 九衣
袈裟五勝德
《悲華經》云:「釋迦如來昔為大悲菩薩時,曾於寶藏佛前,誓願於己成佛時,袈裟能成就五種功德:
一者,佛弟子雖犯種種邪見,然若能敬心尊重袈裟,必可達聲聞、緣覺、菩薩等三乘之果位,得不退轉。
二者,天、龍、神、鬼、人及非人,若能恭敬袈裟,則可於三乘解脫道上,得不退轉。
三者,若有鬼神、諸人,為饑渴、貧窮等所迫,得袈裟小塊乃至四分,即可飲食充足。
四者,若眾生共相衝突,起怨賊之想,如念及袈裟之神力,便生慈悲之心。
五者,若持有袈裟小塊,恭敬尊重,則一旦在兵陣,常得勝於他人。」
袈裟功德殊勝,凡有袈裟所在,一切天龍善神,悉予守護,使此安寧。佛曾告阿難:「過去諸佛著如是衣,得成佛道;未來諸佛亦當著如是衣,得成佛道。如我今日以刀割截成沙門衣,不為怨賊所劫,此是解脫服,福田之衣。若有眾生生起一念惡心,向三世諸佛、辟支、羅漢及著染衣人,獲罪無量。所以者何?壞色之衣,是聖賢標示,若能發心,敬染衣人,獲福無量。我由信心敬戴之至,得成佛道。」
供養法衣的功德
佛在世的時候,波羅奈國梵摩達王,有一個女兒,一生下來,身上就有一件袈裟。她的容貌長得非常莊嚴端正,世間少有,再加上天生一副好脾氣,所以取名為伽尸孫陀利。
隨著年齡的增長,孫陀利身上的衣,也跟著變大。有一天,她和隨從到鹿野宛遊戲,看見佛陀的相好光明,心裡非常的喜悅,於是走上前去,頂禮佛足。世尊為她說法,而心開意解,得須陀洹果。孫陀利接著請求佛陀成就她出家,佛就對她說:「善來比丘尼!頭髮自落,法服著身。」從此,孫陀利精進修習,不久就證得阿羅漢果,為諸天世人敬仰。
有些比丘知道了這件事,因而請示世尊,為什麼孫陀利有這樣因緣?佛陀就對大眾說:「過去加那加牟佛,常常帶領比丘們外出行化眾生,當時有一個國王的女兒,看到佛陀,心生喜悅,因此供佛齋僧,四事供養以後,又供養妙衣,因為這樣的功德,天上人間,生於尊榮豪貴之家,常有袈裟隨身而生。而這位王女,就是孫陀利比丘尼。」
缽者,梵語缽多羅,此云應量器,即應受天人供養,及應於各自食量而受施食之器物。而今略云缽,又作缽盂。
昔日外道縫葉為器,拱手受食,非是僧相福田之表,故佛制比丘,以缽受食,有異外道故。又佛聽比丘蓄二種缽,即瓦缽與鐵缽,唯佛獨用石缽。
缽乃恆沙諸佛標幟,正表止貪之法,非為廊廟用器,凡受持者,皆當謹心攝意,自持自重。
臥具尼師壇,長養心苗性,
展開登聖地,奉持如來命。
具,印度名為尼師壇,又稱尼師但那,漢言敷具坐具,隨坐衣。為護身、護衣、護僧床褥,故蓄坐具。
《戒壇圖經》云:「尼師壇如塔之有基也,汝今受戒,即五分法身香之基也。」若出家行人,不受比丘(尼)大戒,則不得登尼師壇,亦難登聖者階位。
降龍缽,解虎錫,兩鈷金環鳴歷歷,
不是標形虛事持,如來寶杖親蹤跡。
梵言喫棄羅,此作錫杖。佛曾告諸比丘:「汝等應受持錫杖。所以者何?過去、未來、現在諸佛皆執故。又名智杖,彰顯聖智故。亦名德杖,行功德本故。聖人之標幟,賢士之明記,道法之正幢。」
錫杖是比丘僧所執持的法器,永明延壽禪師曾經發願:
晝夜六時普為一切眾生,受持錫杖。
願振此錫聲,周遍法界,大作佛事,覺悟一切眾生,離苦解脫。
覺悟一切饑渴眾生,口中悉是甘露。
覺悟一切蟲獸,悉皆開道回避,皈命解脫!
本次傳戒大會之錫杖,以四諦十二因緣、大圓鏡智之形,巧喻佛法大小乘融合、悲智雙運無礙之理,意表諸法圓融、無縳無解之妙,遠合三世十方諸佛之無盡悲願,殊勝難議,莊嚴超倫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